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特别关注 > 正文

“一刀切”环保政策断了多少企业活路

11月12日,环境保护部通报近一阶段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督察情况。

在多家企业遭遇处罚的同时,轮胎世界网也观察到一些“不同寻常”的现象。

多家橡胶企业遭批评

从环保部通报情况看,包括轮胎、制品等在内的橡胶行业,已经成为环保督察重灾区。

“违法排污”是大部分橡胶企业遭通报的主要原因。

从环保部通报的情况看,有许多企业不安装污染治理设施,或者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

其中,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通途桥梁橡胶厂、河南省濮阳市德宝橡胶有限公司等,被发现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废气直排。

检查时发现,河南省尉氏县宏利橡胶有限公司成型车间,没有按环评要求安装活性炭吸附设施。

同时,该公司硫化车间没有密闭,集气罩不能完全收集废气。

轮胎世界网注意到,除上述问题外,“未按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要求停产”,也是一些橡胶企业遭环保部点名批评的原因之一。

环保部督察组称,一些问题已经移交至当地相关部门处理。

秋冬大气治理进行时

进入冬季采暖期,中国8个省份34个城市打响秋冬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

这8个省(直辖市)分别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吉林和四川。

轮胎世界网发现,错峰限产成为一些地区解决环保问题的主要手段。

限产行业包括钢铁、化工、建材、有色等。

作为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轮胎橡胶行业自然也难逃限产和停产的命运。

河北省邢台市橡胶企业在取暖季,被要求限产50%以上。

此外,炭黑、橡胶助剂等轮胎上游行业,在这一轮限产令中“受伤”最重。

与此同时,2017年各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大幅增加了管控企业的数量,基本做到涉气企业全覆盖。

数据显示,区域管控企业的数量,现已从2016年的近1万家飙升至5万家。

河南政策有借鉴意义

轮胎世界网了解到,在环保整体趋严的大环境下,也有一些极端做法令企业担忧。

据悉,一些地方环保神经过度敏感,对排污企业简单“一刀切”,导致橡胶助剂、炭黑等化工产品供给收缩,并波及到轮胎等下游行业。

不久前,知名炭黑企业卡博特公司总裁兼CEO柯尚恩公开表示,旗下河北工厂在环保达标的前提下,仍遭遇了“一刀切”式限产50%。

不少业内人士向轮胎世界网表示,作为政府部门,应该指导和帮助生产企业达到环保标准,而不是简单粗暴地限产、停产。

近期,河南省出台的“环保调度制度(试行)”,对环保部门执法或有所启发。

据了解,该省鼓励工业企业通过更换清洁能源、实现超低排放、开展清洁生产等方式,减少相关污染物排放。

如果企业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可优先获得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并被列入电力直接交易环保免审名单。

这些企业原则上不再列入各级污染天气管控清单,享受环评审批“绿色”通道、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分配倾斜等激励政策。

(本文为轮胎世界网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

文章来源:轮胎世界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