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特别关注 > 正文

郝满良:国内交通道德软实力缺失

4月21日,2014北京国际车展汽车安全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北京交通管理资深专家郝满良作为特邀嘉宾,做了题为“预防道路交通伤害,创造自觉守法大环境”的主题演讲。

演讲中,郝满良对十年来北京的交通安全状况做了梳理,并对交通安全中仍然存在的酒驾、中国式过马路等交通道德问题进行了生动的表述。在阵阵掌声中,他告诉在场的与会人士,创造自觉守法的大环境是交通安全中最重要的问题。

车多事故就多?不是!

作为北京交通管理的资深专家,郝满良在论坛上称,2004年5月1日《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始实施,这十年来北京在道路安全上最大的成绩,是事故死亡人数下降。

根据郝满良提供的数据,北京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从2004年的1631人到2013年的860人,减少近一半,呈每年递减的趋势。万车死亡率也从2004年的7.59,大幅降低到2013年的1.58,虽然与多数欧美、日韩发达国家1以下的万车死亡率仍有距离,但自身进步仍然显而易见。

与此同时,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却直线增加,从2004年的229.6万辆,增加到2013年10月的540万辆。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3月,这个数字已经达到551万辆。

郝满良据此得出结论:车辆的增加与交通事故不成正比。“有人认为汽车数量增加越多,事故发生就越多,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

人是交通事故最重要的因素

郝满良表示,在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中,除了道路安全隐患、汽车制造中的安全故障等因素外,不遵守交通法规、危险驾驶等人的因素,是造成交通事故伤害的最重要因素。“因此,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教育,改善设施,打击违法,交通事故伤害是可以预防、可控的。”

据介绍,北京交通事故伤害之所以逐年下降,是通过“两大体系八个机制”,在控制交通事故伤害上做了大量工作。例如,从2006年到2013年,北京共排查治理道路安全隐患4609处。在交通执法上从严入手,严查酒后驾车、醉酒驾驶等危险驾驶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有高晓松等名人违法事件。

对车祸的漠视是最大灾难

汽车给人类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灾难。据统计,全球道路交通伤害每年致死超过120万人,致伤2000万至5000万人。数据显示,伤害是中国儿童、青少年和劳动力人口的第一死亡原因,而道路交通伤害成为中国人群伤害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目前,北京的日均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2.3,也就是说,每天有2.3个人因为车祸死亡。

面对凶猛车祸,人们对待交通事故却往往漠然视之,道路安全意识仍然没有深入人心。郝满良认为,道路安全伤害未得到足够重视,原因有三:一是交通事故伤害被当作机动化的一个必然后果,忽视真正原因;二是事故所造成的伤害,被认为是个别人及个别家庭的不幸;三是与传染病和其他群死群伤的事件相比,交通事故不造成恐慌。

从2002年11月到2003年8月5日的非典事件中,29个国家报告临床诊断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而同期国内交通事故死亡则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人们对交通事故的漠然态度是最大的灾难。”郝满良说。

交通安全需守法大环境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对一个城市整体形象和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市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必将内化为城市文明和城市软实力的一部分。”郝满良在演讲中如是说。

全世界都有闯红灯的行人,但以中国的数量最为庞大,一个直接原因就是,由于交通道德软实力缺失,公民的自觉守法意识差,克服不了从众的心理影响。

郝满良认为,从一个人形成好的车德,到所有驾驶员驾驶道德的整体提高,再到所有人的都遵守交通道德,形成一个城市的交通文明和交通文化,都需要自觉守法意识的培养。

“只要每一个公民都具有较强的自觉守法意识,都对社会安全承担一定的义务,这样,就能创造自觉守法的社会‘大环境’,就会提高全社会的交通安全系数。”郝满良最后总结道。

文章来源:轮胎世界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