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 > 轮胎百科 > 正文

青岛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

抗战胜利后,这个工厂作为敌产,被中国政府军政部胶济区特派员办公处接收。

解放前,老沧口街的人没有不知道胶皮家的。以前,中国北方把橡胶称为胶皮,胶皮家指的是沧口下街北头的一家橡胶厂——青岛太阳鞋厂。

胶皮家占据沧口下街北面大片土地,其员工家属及宿舍分布沧口各地,多年来一直是沧口有影响力的大厂。

1933年,日本橡胶株式会在青岛沧口下街北端,征用营子村土地筹建青岛太阳鞋厂。1935年5月,开始生产胶鞋,年产量300万双左右。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青岛太阳鞋厂

太阳牌丰年鞋

青岛太阳鞋厂中国职员

1938年,石桥正二郎创办的石桥(普利司通)轮胎工业公司,又在青岛太阳鞋厂增建轮胎和帘子布工厂,轮胎生产能力12万条。

1940年,两厂分开,在轮胎和帘子布工厂成立石桥(普利司通)轮胎工业公司青岛工厂,并增添胶带及胶管生产设备。

太阳鞋厂制鞋缝纫部

1944年2月,鞋、胎两厂合并,建立青岛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最高年产量为轮胎2.3万条,胶鞋340万双,自行车和力车胎86万条。

该公司除了生产各式胶鞋和轮胎外,还生产V型皮带、机械用皮带、输送带、各种胶管、棒球、皮球、绝缘胶布和医用手套。

抗战胜利后,这个工厂作为敌产,被中国政府军政部胶济区特派员办公处接收。后又由经济部、青岛敌伪产业处理局和齐鲁企业股份公司先后三次接管。

不久,中国内战又起,很多工厂停产。该厂由于规模较大受到民国政府重视,勉强维持生产。为接替遣返的日本技术人员,他们从全国各地招聘了大批大专毕业生充实工厂,然而产量已大幅下降。

上世纪四十年代齐鲁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橡胶厂


早期的轮胎外胎硫化

青岛橡胶厂当时生产的BRIDGESTOE皮爱司马车轮胎

1949年6月,青岛解放,青岛橡胶厂由青岛市军管会接管,工厂利用较短的时间恢复了生产。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国家重点工业转入战时轨道,青岛橡胶厂研制生产出飞机轮胎,有力地支持了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8月,朱德元帅亲临视察这个工厂。

日式建筑厂长室

1952年,该厂隶属省工业厅,名为山东橡胶总厂第一厂。1953年2月,改属为轻工部,厂名为山东橡胶总厂,在青岛、威海下设二、三、四分厂。后将二、三、四分厂改名为国营第九、六、十二橡胶厂,山东橡胶总厂改名为国营第二橡胶总厂和国营第二橡胶厂。

1960年,更名为国营青岛第二橡胶厂,1963年改为青岛第二橡胶厂。

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了30多年,以致在国内轮胎行业,“二厂”几乎成了一个品牌。

后来,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第二是全国排名,青岛是没有第一橡胶厂的。

职工幼儿园

1952年起,国家投资对青岛第二橡胶厂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和扩建,胶鞋生产设备移交给青岛橡胶九厂,运输带和胶管生产设备移交给青岛橡胶六厂,橡胶杂品等或移交或停产,使其成为了一家专业的轮胎工厂。

为扩建国营第二橡胶总厂,国家将位于该厂北侧的青岛耐火材料厂迁移他处,在此地建设了生胶炭黑仓库等建筑设施。

同时,在沧口升平路至邢台路间兴建大片的职工宿舍。宿舍内,粮店、医务室、缝纫组、修鞋组、理发室、洗衣组等一应俱全。现在的青岛永平路小学、青岛永安路小学均曾为该厂子弟小学。

全国劳模孙发成发明的成型棒推广至全国

1954年,这个工厂的轮胎产量,已从1952年的20万条增至60万条,成为国内最大的两家汽车轮胎生产厂之一。

1956年,成立青岛橡胶工业学院和橡胶工业学校,为该厂和国家培养了大量橡胶专业技术人员。

1958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青岛橡胶工业学校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即后来的青岛科技大学。

轮胎里程试验机

1954年11月,后来曾经任青岛副市长和山东省总工会主席的郑干,任中共国营第二橡胶总厂党委书记。毛泽东的堂侄毛远耀,任国营第二橡胶总厂厂长,毛远耀同时兼任中共青岛市委委员。由于毛远耀的行政级别较高,据说,当年中共青岛市委多次会议在国营第二橡胶总厂厂长室召开。

国营第二橡胶厂的游行彩车

上世纪五十年代新盖的职工宿舍

未完待续,见下篇青岛橡胶二厂的前世今生(二)

文章来源: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