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乘用车 > 正文

大众无缘全球第一 丰田反攻

据外媒报道,大众CEO穆勒日前表态称:“在我看来,把重点放在销售量和创下销售记录上,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穆勒表示,他希望大众汽车在尝试盈利能力方面超越竞争对手,而不是继续致力于拉升销售量。

大众宣布放弃“2018计划”

业内认为,这意味着穆勒前任文德恩在2007年上台时为大众制定的“2018计划”,将出现重大变化,即到2018年,大众要实现全球1000万辆的产销,并且登上第一车企的王座。

穆勒也坦言,大众集团重新定位至少要2-3年时间。

大众放弃夺冠,最高兴的无疑是丰田,双方你争我夺好多年,每到年中/年终,就是丰田和大众最紧张的时刻。2014年,丰田全球销量为1023万辆,以9.4万辆、不到一个百分点的微弱优势领先大众,夺得全球销量冠军,这给热衷世界汽车王位之争的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转折发生在2015年上半年,大众集团销量达504万辆,高于丰田的502.2万辆,从2012年起连续三年上半年销量居全球第一的丰田,终于输给了大众。谁能笑到最后夺得年度的销量冠军,一时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据调查统计结果,53.18%的网友将希望寄托于大众,46.82%坚守丰田。

按此种舆情发展下去,大众或能提前3年实现“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的梦想。如果没有“排放门”事件的话。

关于“排放门”对大众的负面影响,估计大家看得够多了。借用文德恩的一句话:“大众需要一个新的开始,我用辞职来为这个新的开端扫清障碍,过去数日所发生的事让我震惊不已,最重要的是,大众集团可能发生这样严重的问题,让我茫然不知所措。”

“销量第一”心态拖累大众

业内普遍认为,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从美国开始向其他国家扩散的事件轨迹,大众“排放门”和丰田2009年的“刹车门”十分相似。从当年“刹车门”的发展走向来看,大众汽车此番受到的创伤将会相当严重,尤其在品牌形象方面。

有望成为全球销量冠军的大众汽车,为何会在关键时刻犯如此严重的错误?外媒认为,“大众对于公司规模的执念,着迷于超越丰田,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公司”是最首要的原因。

事实却是,大众不仅销量落后于丰田,销售金额也差丰田一大截。

据丰田 2015 年第二季度的合并财报(美国会计基准)显示,其净利润达到32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0%,创下单季度新高。这一利润额是大众汽车的1.7倍,是通用汽车的4.7倍。同期,大众汽车的净利润约合181.7亿元人民币,通用净利润约合68.2亿元人民币。丰田仍然是全球最能赚钱的汽车公司。

另外,俄罗斯车市2014年轻型车(新车)年度销售总金额前二十五位排行榜显示,丰田和大众的销量差距不到3万辆,但丰田单车均价高达40784美元,大众单车均价近为25562美元,与丰田存在巨大差距。

销量固然重要,但整体销售总金额更重要,盈利高低才是车企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高附加值车型确保了丰田在全球车市的赢利能力,这是大众与丰田相比落于下风的主要因素。

丰田成大众“排放门”最大获益者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终结了通用汽车占据70多年的全球第一神话,丰田趁势崛起,连续6年夺得全球销量冠军,只是中间输给通用一年;但在2009年,丰田也“阴沟翻船”,“召回门”事件令丰田在全球范围内召回近1600万辆汽车,加上2011年日本海啸灾难,丰田在当年将全球销量第一的位置拱手让给了通用汽车。

在此期间,大众从一个二流车企迅速攀上世界之巅,赶超丰田的速度是越来越快,并成功在2014年收获自己首个千万辆业绩。

但噩梦同样来得太快,“排放门”让大众元气大伤,不知道大众还有没有庆祝自己荣膺“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的机会。

据报道,穆勒还在为“排放门”积极奔走,近期,其将奔赴美国,参加完底特律车展后,将与美国环境署官员进行会谈。

穆勒表示,大众在美国市场不会放弃柴油车,这完全可以理解。大众在美国市场一直游弋在车企二线阵营中,2014年仅有37万辆的销量(与之对比,在华销量高达368万辆),但2013年,大众(含奥迪)柴油车型在美销量就超过10万辆。

随着大众继续深耕这一市场,大众在美国柴油乘用车市场的占比高达75%,其柴油车型在大众汽车的在美销量中也占据了24%的份额。作为大众凸显性能的重要利器,大众自然不会轻言放弃。

但经此一击,大众在美恐怕真要沦为一家不堪一击的二流车企了。

与大众的难翻身不同,在中国市场已经萎靡了四年之久的丰田,开始打响逆袭之战。2015年4月,丰田结束了自2012年开始为期三年的“整车产能停止扩张”战略,并发布了2018-2019年分别在墨西哥和中国开设新工厂的决议。三座新整车厂其中两座在中国,分别位于吉林省长春和广东省广州,这意味着丰田将通过扩建增强产能,来挽救其在国内市场的颓势。

2014数据显示,丰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103.24万辆,仅为大众在华销量的1/3不到。业内分析认为,以丰田在全球的竞争力,其在中国市场应该有更多的增长潜力,如果以全球12%的占有率来衡量的话,按中国市场年销售规模2500万辆计算,丰田在华销量应该是300万辆,也就是说,丰田至少还有近200万辆的增长潜力。

大众跌倒,以丰田为首的日系车企开始大规模反攻。或许,留给大众的机会真的不多了。

文章来源:前瞻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