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乘用车 > 正文

“自贸区”或给中国汽车业带来重大利好

    8月26日开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开始审议《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务院决定的试验区内暂时停止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

    专家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将通过带动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政策变革,可能将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目前,天津、重庆、南沙等地已经纷纷提交设立自贸区的申请。“自贸区”概念已经被“引爆”。

    根据国际惯例,上海自贸区作为与国境外的通道口,区内货物可以不受海关监管自由进出自贸区。据报道,上海自贸区成立以后,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将从货物管理变为企业管理,扩大服务业开放,尤其是金融服务业;在贸易结算、税收、外汇等方面也将会有优惠政策。

    自贸区利好汽车出口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上海自贸区突破了目前的条框,放宽了税收、外汇使用等政策,有利于国内企业加快海外拓展步伐。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通过上海自贸区,除了能大幅降低进口车价格外,更重要的是对本土车企的出口业务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他看来,目前我国自主品牌出口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高额关税。据他介绍,在汽车行业,大部分国家的进口关税与我国相差不大,目前我国整车进口关税为25%,零部件为10%。

    在此背景下,奇瑞、长城、吉利、上海汽车等大量中国车企都选择了CKD方式,即向目标市场出口散件,再在当地建厂组装。“这样一方面能降低出口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当地的税收。”崔东树称。

    分析认为,作为影响出口量和出口价格的关键性因素,目标市场的关税几何无疑也将成为中国企业是否能在当地向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关卡。

    “因为目前出口企业享有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在价格上甚至相较于当地市场更有优势,因此在销量上升的同时,也会对当地的车企产生冲击。”崔东树进一步表示,“倘若这种贸易模式能够成行,那未来必有更多的企业,以及更大批量的汽车散件出口国外,到时候是否会引起当地的‘反倾销’还不好判断。”

    “这种模式其实就是小范围的贸易开放。”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张欣同样指出,“贸易开放应该是针对双边的,作为国内企业加快走出国门的交换条件,对方国家也肯定会有同样类别的产品进入我国市场,那这些产品是否又会对我国现有的产业造成冲击?”张欣认为,这种模式的大趋势是好的,但在实施和推进的过程中必然还存在着诸多博弈与权衡。

    无疑,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对于降低进口车价格、利好国产车出口方面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它也会给中国汽车业带来挑战。根据上海自贸区的最初设定,将在区内暂时停止实施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有关规定。商务部研究院综合战略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张莉如是解释:“上海自贸区将取消外商投资涉及的鼓励类、非禁止类产业目录,单设禁止类目录,只要不在禁止名单目录内的行业领域,外资即可获得准入投资资格,这意味着外资进入程序自由化程度更高的同时,对外资开放领域也将逐步扩大。”“对于国内车企来说,这项规定让很多依赖外资的车企感到‘狼来了’。”
    自贸区“牵动”汽车业投融资

    据悉,9月18日上午,上海第二十三批共38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体获颁认定证书。外商在沪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被刷新至 432家(截止今年8月底)。外商地区总部纷纷“落子”上海,正是瞄准了即将挂牌的上海自贸区,期待“抢滩”其中的优惠政策和商机。

    11月7-8日,由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主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汽车产业俱乐部、嘉之道汽车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汽车产业投融资策略论坛”将在上海举行。该论坛将就自贸区的设立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展开行业探讨,这将是中国汽车行业首次就“自贸区”主题而举办的高端、专业会议,据悉,参加此次会议的机构包括整车企业投资基金、跨国零部件企业投资部、国内上市零部件公司、汽车经销商集团、PE及VC机构、投资银行、证券及基金投资公司等,另外众多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核心材料制造商、后市场企业,汽车电子及车联网企业悉数参会。

    此次论坛上,众多嘉宾将针对上海自贸区将为汽车金融及出口带来怎样的机会与挑战等话题进行专题演讲与讨论。由于上海自贸区在金融领域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因此,对汽车金融乃至原本因法律政策不完善开展缓慢的汽车融资租赁业务都将带来直接利好。

    同时,上海自贸区或将解决高额关税问题,除了能大幅降低进口车价格外,更可以对本土车企的出口业务起到巨大推动。显而易见,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将对汽车行业带来重大影响,值得业界引起关注。

文章来源: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