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乘用车 > 正文

合资车价格下探 挤占自主品牌份额

2013年,在车市“微增长”的阴云笼罩下,有一些细节更让人担心。回顾一下2012年前十大轿车品牌销量,仅这十大车型就占全部轿车销售总量的22.81%,而遗憾的是居然没有一款自主品牌轿车。

在合资品牌纷纷推出低价子品牌以及京V标准即将实施等多种压力下,自主品牌在2013年的汽车市场将会更加艰辛。有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兼并重组,还是其他品牌价格向下,如果没有行而有效的办法,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或将进一步下降。

合资品牌开发低端车 挤占自主市场

一汽集团官网近日披露,一汽正在和德国大众进行研究,计划开发出一个自主品牌产品,剑指当前赛欧主导的低端轿车市场,实现每年60万辆的大规模产销。对于低端轿车市场,一汽其实早已着手开拓。去年一汽轿车推出的欧朗品牌,就是对开拓6万元至9万元低端轿车市场的战略举动。近日,一汽集团总经理秦焕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目前一汽正与德国大众联合推出这一低价品牌。

纵观低端车市场,上海通用汽车在中国地区所推出的赛欧车型,在价格6万~8万元的市场中占超过10%的份额,销量可观。近期上市的新桑塔纳、新捷达在价格上均在7万至10万元之间,早期上市的POLO车型价格也在7万元起。

福特汽车CEO艾伦•穆拉利日前曾表示,福特正在考虑推出一款全新的入门级小型车,这款车型以低价为主要卖点,将面向全球市场,尺寸上与福特嘉年华相当。据悉,这款车的内部代号为“value B”,福特或通过采用全球通用设计构架和全世界各地零部件采购的方式来降低这款车的制造成本。

除了合资品牌,豪华品牌奔驰SMART 2013新年特别版上市,搭载1.0L发动机,售价也下探至12万元左右。

“低排量、价格向下,已经成为合资品牌乃至豪华品牌抢占市场的主要手段之一。”有经销商表示,新锐上班一族,安全、环保、品质已经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廉价的自主品牌已经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

“京Ⅴ”实施 自主品牌“准备不足”

日前,北京市环保局正式发布了第Ⅴ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北京市将从2月1日起执行“京Ⅴ”排放标准,并从3月1日起停止销售、注册非“京Ⅴ”标准的轻型汽油车。也就是说,从3月1日起,非“京Ⅴ”标准的新车将不能在北京上牌。北京亚运村汽车市场副总经理颜景辉表示,从销量上来说,“京Ⅴ”标准可能会对自主品牌销售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对全年的整体销量有很大的影响。

颜景辉认为,“京Ⅴ”标准对于自主品牌的经销商来说可能面临着“雪上加霜”的困境。虽然到目前为止,部分自主品牌车企表示有些车型已经进入了“京Ⅴ”标准的目录,但是现在市面上还鲜见自主品牌的“京Ⅴ”车型到店。

在亚市,江淮、长城、奇瑞、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的车型还很少有符合京Ⅴ的车型。也就是说,3月1日之前,这些自主品牌的销量可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是3月1日以后,如果符合新排放标准的车型还不能及时到位的话,可能会面临车型不全或无车可卖的尴尬局面。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日前向媒体透露,2012年零售市场,包括一汽、上汽、东风、广汽、北汽、奇瑞等国有大集团在内的核心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仅为7.8%,而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合资品牌市场份额就达到28.3%,也就是说,前者不到后者的1/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日前表示,2013年,自主品牌车企市场份额下滑的趋势预计仍很难完全扭转。

2013年自主品牌汽车将如何发展备受业界关注,对于自主品牌汽车即将面临的巨大市场压力,有业内专家建议,目前在国内,国产自主品牌汽车主要还是廉价实用车的代表,基本在10万元及以下的区间苦苦争夺,但是随着国内车市竞争的不断加剧,外资汽车品牌也已经开始不断推出低端车型“抢食”国产车的家用“领地”,在这种局势下,建议国产自主品牌在不断增强国内竞争力的同时,继续努力开拓国外市场。

该专家表示,在国外人们的购车思想较为单纯,除了极个别的豪车概念外,购车消费并没有任何政治因素在里面搅合,更谈不上什么“面子”问题,很多“洋人”认为车就是用来开的,只要好开好用,经济实惠就行,所以国产车用自身不断精进的技术开拓国外市场,其实比国内要简单一些。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