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零部件 > 正文

从“加”到“减” 奇瑞谋求零部件突围

 

    不到一年时间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已与三家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进行合资,其在零部件方面所下的力气可见一斑。

    据悉,奇瑞汽车全资子公司芜湖奇瑞科技有限公司将与德国博世公司签署合资协议,由奇瑞科技出让旗下埃泰克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60%的股份,双方合资成立新公司,共同生产仪表板、电子导航系统等产品。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合资公司将淡化奇瑞汽车的身份,将目标市场延伸到整个汽车行业。

    这一合作传递出的积极信号是:从此,奇瑞汽车不再只满足于与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进行技术上的合作,而是趋向于通过资本层面的结合,让双方合作更为密切。

    这对于奇瑞汽车和德国博世都是好消息,一方想要打破自己的技术创新和管理瓶颈,一方想要争取一个发展蒸蒸日上的合作伙伴。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双方都试图通过资本合作来寻求自身稳定的发展。

    傍上跨国零部件企业

    据公开资料得知,埃泰克汽车电子主要从事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汽车电子产品,及相关的硬件和软件业务。公司主要产品有汽车车身控制器等汽车电子产品。

    博世在全球零部件百强企业榜单中位居第一位。2010年,该公司亚太区销售总额突破100亿欧元大关,占其全球总业绩的23%,当年其在中国市场创造了超过37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36%。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汽车板块,中国大部分整车厂商是博世的客户。

    中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这使得欧、美、日等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争先恐后地进军中国市场。为争取整车厂客户,这些企业对与本土整车厂进行资本合作趋之若鹜,试图把自己与中国车商绑在“一条船上”。

    而对于奇瑞汽车来说,为克服目前的困境,它需要打破现有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车上的一些小毛病,其实往往不是出现在汽车生产、制造环节,而是出现在研发、设计环节。按照国际汽车行业惯例,在汽车研发阶段,就应该让零部件厂商参与进来,用提前介入研发的方式来规避汽车设计上的隐患。”奇瑞汽车一位内部人士说,“我们需要向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学习流程管理和先进技术。”

    据悉,此次与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深入合作,主要是为配合奇瑞汽车自2010年开始启动的“调整计划”。

    这两年,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的日子并不好过。跨国汽车厂商的步步紧逼,使得这位掌门人逐渐意识到,进行企业发展战略调整已是“箭已经在弦上”。

    自2010年开始,奇瑞汽车从习惯“做加法”,艰难地切换到“做减法”的发展思路。随着大幅降低推新产品频率,奇瑞忍痛砍掉了自己90%的研发项目。为实现公司“打造品质汽车”的目标,在新产品研发阶段与跨国零部件企业深化合作,就成了奇瑞的必行之路。

    这并不是奇瑞汽车第一次与跨国零部件企业合资。从去年开始,该公司就确立了“与跨国零部件企业合资”的发展模式。

    2011年8月,奇瑞科技下属芜湖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与美国伟世通旗下汉拿空调株式会社启动合资项目。

    同年11月,奇瑞科技与法国法雷奥集团签署合资协议,由奇瑞科技出让旗下芜湖罗比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80%的股份,与法雷奥合资成立“芜湖法雷奥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

    据知情人士透露,一段时间内,奇瑞汽车通过旗下零部件企业与跨国零部件公司的合资项目将会继续下去。

    从零部件突围

    “纵观20多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我们会发现,中国的整车厂与跨国品牌相比,差距在缩小。但中国的零部件技术与跨国品牌相比,则差距依然较大。跨国整车企业不会轻易采购自主品牌零部件,他们的采购自成体系,并且已经扎根。”尹同跃年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据悉,奇瑞汽车筹建奇瑞科技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打破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对奇瑞的配套枷锁。

    成立之初,奇瑞汽车曾不被看好,其当时较小的需求规模,也难以吸引跨国零部件企业为其配套。一些欧美大型零部件供应商,以及日韩约70%的零部件企业,曾经联手拒绝为奇瑞提供汽车空调、转向泵等零部件。。

    配套供应上的碰壁,让奇瑞汽车人意识到:“自救”的办法,就是建立自己的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

    奇瑞汽车内部一位高层人士表示,零配件配套体系相当于“孵化器”的作用,汽车厂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不会被供应商架空。否则,所谓的整车厂,也不过就是一个“组装车间”。

    2001年,在奇瑞科技成立之初,奇瑞汽车高层还希望,能够通过奇瑞科技打造出像“电装之于丰田”、“德尔福之于通用汽车”那样的战略合作关联零部件集团,降低零部件采购成本和设计周期;同时将零部件作为新赢利板块,为汽车行业其他客户配套。

    但是,起码到目前来看,这个愿望还没有实现。十多年过去了,奇瑞科技并没有成长为“一棵大树”。随着本土整车企业对零部件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以及跨国零部件企业的本土化推进,奇瑞科技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面临技术瓶颈的突破,以及如何走出赢利困境的问题。

    一家跨国汽车企业的采购经理认为,现在,各企业的汽车技术都大同小异,因此,各家汽车质量的竞争,就变成了配套供应链的竞争,说白了,就是零部件质量的竞争。

    业内人士认为,当汽车销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汽车企业必须打破“自给自足”的小作坊做法。整车厂的任务就是怎么整合零部件资源,制造出符合企业自身风格定位的车型,而不是同时做零部件生意。

    “通过和跨国零部件公司合作,可以让奇瑞科技摆脱赢利困境,增加效益,引导企业更好地发展。”奇瑞汽车内部人士表示。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